为满足航线升级的需求,机场配套推出首乘无忧服务品牌,旨在为首次选择航空出行的旅客提供集值机托运、安检登机、下机引领、行李提取指引、航班延误保障等为一体的全流程、无断点、分段式引导服务,旅客可以通过服务热线或现场咨询的方式,领取专属首乘服务手环,缓解首乘旅客的出行尴尬和困难,机场将积极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为旅客出行提供最暖心服务。
将以益寿香道为轴,建设产业展示区,重要景点包括桃李果林、奇异果林、羊肚菌基地等。进入新寿村,迎宾区牌坊上养生田园 幸福新寿的字眼格外惹眼,沿着竹林夹道的村道进入村庄,一路上,农户种植的庭院经济蔬菜水果惹人喜爱。
乡村振兴画卷已经徐徐展开。当地干部也表示,食用菌种植已成为村里兴农富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壮大集体经济、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来到研学中心,施工方项目负责人宋君正在组织开展扫尾工程建设。在新寿,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2014年10月,扬帆食用菌种植基地正式启动建设,投资200余万元。
走进新寿村田坝3组扬帆食用菌种植基地,几名工作人员已经把采摘的食用菌装车拉走,2名工作人员在进行拣选,并把拣选好的食用菌放入冷库。在新寿村,农业产业基础已经非常牢固,目前已有肉兔养殖基地1个、食用菌基地1个、兰花基地1个、猕猴桃产业基地1200亩、茵红李120亩、蔬菜220亩、苗圃100亩、黄柏200亩、核桃80亩、黄桃32亩、竹类2000余亩,已种植水稻450亩、玉米560亩,依靠这些产业支撑,当地群众人均收入已突破1.3万元。2022年,水富市立足建设成为引领昭通乃至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前沿和窗口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港口在区域经济中的引擎作用,推进港园城三位一体发展理念,城市生态环境、城市产业能级、城市生活品质、城市经济总量不断融合升级,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美丽新水富崭露头角。
目前,已初步实现了货物集散、中转、堆存、配送、信息等功能,具备发展对外贸易、口岸经济先行示范区的条件和优势。开展了煅后焦、磷酸一铵等件杂货业务。另外,具备打造云南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先行示范区的优势。水富港背靠730公里金沙江库区深水航道,周边丰富的煤、磷、硅等矿产资源以及苹果、竹笋等高原特色农产品,可通过水富港从水路进入长三角地区市场。
逐渐融入长江经济带水富港作为云南省最大的内河港口,水运具有成本低、运量大的经济优势和能耗小、排放低的生态优势,为昭通及周边省市提供一条低碳环保且运输成本低的运输通道。为充分发挥金沙江水运优势,推动金沙江下游和长江干线航运高质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向家坝作业区翻坝系统规划建设11个泊位,同时,建设2.9公里翻坝运输专用皮带机系统接入中嘴作业区物流园,将中嘴作业区打造为散货运输专业化作业区,完善环保系统,构建绿色港口。
出滇入川的北大门以前,我们的船停在水富港下游,昭通的货物要在下游港口装卸。经过多年不断的扩建扩能,水富港中嘴作业区3个1000吨级散杂货泊位及物流园区堆场、仓库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已建成一条与G85银昆高速公路相连的进港专用道路,进港铁路专用线将于今年5月启动建设,水富港中心作业区4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将于今年6月启动建成,将在今年底前启动向家坝翻坝转运系统建设。水富港不仅是昭通的,更是云南唯一的内陆港口。水富港的建设,将为水富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水富港位于水富市与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交界处,金沙江、横江交汇之地,距离宜宾30公里、重庆400公里、武汉1700公里、上海2800公里,是内昆铁路和银昆高速公路、成昆高速铁路南下进入云南的第一站。水上交通交汇点站在横江、金沙江汇合后浩荡东去的长江左岸,向东,从水富港出发到达上海,2800公里的航线,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经济带。云南省境内水资源丰富,航运开发潜力巨大,已形成二出省、三出境水运总体格局。水富市委、市政府立足水富的区位优势和云南省唯一长江水道岸线资源,提出了港园城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对优化水富港总体布局和功能,进行了总体规划。
舞起云南水运龙头随着制约昭通发展的交通瓶颈被逐渐打破,昭通通达大海,饮马长江的发展愿望将逐步实现。水富港,从曾经小小的渔村码头、云天化的大件码头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万里长江第一港。
港口的右侧,等待起航的船队一字排开,红光969号货船缓缓出港后,其他货船也有序出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云南省打造现代智慧内河航运的新征程将从水富港扬帆起航。
水富港的建设可以追溯到1974年,因云天化在此建厂从而有了水富港的诞生。首先,是云南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交汇节点——通过水富港向东连接重庆、武汉、上海三大长江航运中心,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及上海自贸区。1986年启动水富港一期建设,到2011年,建成1000吨级件杂货泊位、多用途泊位和重大件泊位各1个。三区即中嘴作业区、中心作业区和向家坝作业区,年吞吐量为11320万吨的港口集群。水富港是云南省连接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内地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节点,素有七彩云南北大门和万里长江第一港之美称,是云南省唯一实现3000吨级以上船舶江海直达的港口。2022年,水富港顺利纳入长江干线港口,落下了水富港作为万里长江第一港的实锤,并被列为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成为云南首个多式联运中包含水运的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为水富港今后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助推水富水融长江、富集一方的发展梦想变为现实。
昭通日报记者:杨明/文 通讯员:周季/图。2022年,水富港成为云南省年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内河港口。
其次,是云南北大门重要窗口。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8万标箱,同比增长96.19%。
其中,全年完成散杂货吞吐量303万吨,同比增长62.56%。在金沙江、横江等水系汇入长江的这一交汇点,就注定是昭通通江达海的起点。
向南连接曲靖、昆明以及南亚、东南亚等市场经济体,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乘风破浪立潮头,扬帆起航正当时。对于水富港今后的发展,昭通高投水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乃国信心十足:下一步,我们将抓好各种政策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速港口扩建扩能,努力把水富港打造成为长江上游集交通、物流、商贸产业于一体的一流强港,助推昭通乃至云南更好更快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更好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和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贡献力量。万里长江第一港水富港,在昭通交通强市的战略实施中,已经从一个小码头改造为年货物吞吐量达到千万吨级的大型港口。
作为云南省唯一能够实现千吨级船舶通江达海的港口,水富港有利于吸引发达省份和周边国家生产要素在云南聚集,推动我省成为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战略纽带的重要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昭通市综合运输服务体系规划》详细规划了水富港壮阔的发展愿景——到2025年,昭通的水运网络基本形成一通道、两枢纽、三中心、三转运、多节点的水路运输格局,金沙江水路运输成为昭通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建设以水富港为核心的港口物流枢纽,努力把水富打造成为引领昭通乃至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前沿和窗口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水富港迎来发展的最好机遇期,正式启动了规模化的港口建设。为充分发挥金沙江水运优势,推动金沙江下游和长江干线航运高质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向家坝作业区翻坝系统规划建设11个泊位,同时,建设2.9公里翻坝运输专用皮带机系统接入中嘴作业区物流园,将中嘴作业区打造为散货运输专业化作业区,完善环保系统,构建绿色港口。
水富港总体规划期至2035年,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为一港三区,一港即水富港。水富港是云南省连接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内地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节点,素有七彩云南北大门和万里长江第一港之美称,是云南省唯一实现3000吨级以上船舶江海直达的港口。
水富港的建设可以追溯到1974年,因云天化在此建厂从而有了水富港的诞生。高原之城的昭通谦逊俯身江海,昭通丰富的能源开发拉开建设帷幕,水富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快马加鞭,新能源的上游产业项目中盛铝业等加快建设进度,借助便捷的交通,昭通优势绿色产品将通过航运运抵全国,融入万里长江的经济社会发展脉动。水富港现在的装卸业务板块有散货业务,主要是运输磷矿、玄武岩、焦炭、河砂等。开展了煅后焦、磷酸一铵等件杂货业务。
水上交通交汇点站在横江、金沙江汇合后浩荡东去的长江左岸,向东,从水富港出发到达上海,2800公里的航线,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经济带。目前,已初步实现了货物集散、中转、堆存、配送、信息等功能,具备发展对外贸易、口岸经济先行示范区的条件和优势。
昭通日报记者:杨明/文 通讯员:周季/图。现在,万吨级的船舶也可以进港了,我们的水上货运航线前移了,每天的运单排得满满的…… 在长江上行船30余年的红光969号货船船长张建丰感慨地说。
另外,具备打造云南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先行示范区的优势。云南省境内水资源丰富,航运开发潜力巨大,已形成二出省、三出境水运总体格局。
评论留言